在线询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什么是亚马逊的飞轮效应,以及飞轮效应亚马逊的高速转动的启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什么是亚马逊的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亚马逊的高速转动的启发

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是指努力和收益在初期时不成正比,但越到后期在付出不变的情况下收益会持续增加,相当于推动飞轮转动的初期需要很大力,一旦转动起来就不需要太多外力。

飞轮效应的概念最早是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提出的,他是著名的管理专家和畅销书作家,大家都很熟悉的《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就是他的著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飞轮效应”这个概念,我们先假设一个场景:有一个直径大约30米、厚3米、重约26吨的铁质轮子,体量很大,承受的地心引力也很大,这个飞轮就是你的公司,或者你的人生,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承重的轮子转起来。

这个场景常常用来描述很多创业公司,或者一个人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实现0到1的那种境况。

吉姆·柯林斯说:你尽力的推,轮子稍稍动了一下,又推,又微微动了一下……但你一停下来,它就停下来。面对这样一个推一下微微动一下,甚至会纹丝不动的轮子,你是很容易绝望的。

好多公司创业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绝望的状况,但在冷眼旁观的人觉得你在做无用功的时候,你坚持继续一点一点、几乎见不到成效地推一圈、两圈……渐渐就感觉这个轮子有一点点惯性,有一点点动能了,继续的推,100圈,200圈…… 突然在某个时候,你和旁观的人都惊奇地发现,轮子的转速明显加大,它自身的重量转化成了一种自推力,最终迅速地旋转起来,这就是“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和力学的一个概念有一点类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让一个物体从静止达到运动状态的时候,必须要克服它的最大净摩擦力。飞轮效应就是在你刚刚起步的时候,你的努力和你的收益之间出现一个严重的不对称,你的努力很大,但收益效果很差,这个时候,你还做不做?

如果看一下亚马逊的历年财务报表就会发现,它的利润曲线一直是很平,甚至往下陷的:亚马逊1997年上市到2004年,一直亏损,后来偶有盈利也是处于亏损状态,即便到了2016年,它也不是一个盈利很高的公司,一直到2017年才出现了连续8个季度的盈利。从上市到到2017年恰好20年的时间,亚马逊市值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金,相当于原来的五六百倍,而到了2019年年底,亚马逊的市值已经到了9000亿美金。这两年相当于翻了一番。

为什么今天资本市场给了亚马逊这么高的估值?原因就是“飞轮效应”。

亚马逊的销售额和市值曲线像一个鲨鱼鳍,或者是一个靴子侧面:从很尖的鞋头比较慢地上升,过了一个点以后,突然一下子就很陡峭的直线上升了。

就是“飞轮效应”的场景:一个飞轮由于自身重量很重,所以启动的时候很慢,甚至在启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你都可能感觉不到它在动。但是在轮子旋转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惯性和动能,使得轮子自身的重量逐渐转化成一种强大的自推力。

我们的人生轨迹遵循的也是飞轮效应,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其实就是相当于推动自己人生这个飞轮,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1、找到自己的飞轮;

你到底想要推动自己的哪个飞轮,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能推动的飞轮并不会太多,或者说,我们最好专注于推动一个飞轮。

2、确定第一推动力;

飞轮想要转动起来,就要有动力,你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呢?

3、坚持不懈地推动。

一个飞轮推一次是没有效果的,推一个月也不会有多大的转速,我们需要有耐心去连续推动。

书评 | 《飞轮效应》:迈出双脚,踩上飞轮

吉姆·柯林斯:《飞轮效应:从优秀到卓越的行动指南》。

增强回路就是 找到一个互为因果的闭环,长久且持续的推动下去 。

解释起来很简单,但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个人或企业的飞轮构件,并长期坚持推动下去,在转动过程中还能根据外界环境因素等其他影响适时调整飞轮,以达到越来越好的状态。

①列举出企业已经实现的、重大的、可复制的成功,包括远超预期的创举和新产品;

②列举出企业经历过的失败,包括公司那些远没达到预期或彻底失败的举措和产品;

③对比成功与失败案例,并思考“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我们能发现那些可以组成飞轮的构件”;

④利用发现的飞轮构件(4-6个)草拟出一个飞轮;

首先确定飞轮始于何处,再构思接下来依次是什么,且必须能解释构件之间的逻辑顺序,并据此描绘出回归循环到顶部的路径,同时还能解释出这个闭环如何自驱加速。

⑤如果飞轮构件超过6个,会过于复杂,要通过巩固并简化构件才能抓住本质;

⑥用成功和失败清单检验飞轮。实际经验是否可以验证它?还需要不断调整飞轮结构,直到它既能将最关键、可复制的成功显而易见呈现,也能将最重大的失败和最明显的痛点清晰暴露;

⑦根据“刺猬理论”(三环理论)来检验飞轮: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

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

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

初创公司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飞轮构件组织时,也可以通过借鉴其他成熟组织现有的飞轮框架来快速构建自己的飞轮:

图/Giro运动品牌公司的飞轮

一个飞轮不必独一无二,两个成功的组织也可以拥有相似飞轮。关键是 你对自己的飞轮有充分的理解且在一系列迭代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执行飞轮的每一环节。

推动飞轮, 增加运转动力 ,飞轮开始不断循环往复。

如何找到内在逻辑?以亚马逊公司的飞轮为例,当脑海中将亚马逊飞轮转动几圈后,就能感受到,飞轮中的每一部分都会自然将你带入下一部分,从而循环往复。

在先锋领航公司的飞轮中,每一部分不仅是下一步的行动,而且还是上一步的必然结果。

我们就不难发现,它内在逻辑就像是一个 连锁反应链的运转 :如果你完成了一个环节,你就会被推进到下一个环节,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环节。

所以一定不要将它视作一个静态的环形目标,而要掌握能够激发它 持续转动、积攒势能 的逻辑顺序。

企业飞轮也并非要一味的重复之前的工作,而是 在不断地迭代、扩张、延展中持续推动。

对亚马逊而言,仅仅线上售书是不够的,还要不断进行扩张,将其变革成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电商平台,然后将飞轮延展到诸如Kindle电子书和Alexa智能音箱等自营设备的销售上,最后亚马逊2017年收购了全食超市并进入了实体零售领域。

对先锋领航而言,并不是只要给出约翰博格追踪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就行了,更要在先锋领航的飞轮逻辑上,运用多类型资产,创造出大量低成本基金。

他们都在高度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长期坚持推动他们的飞轮,并因此收获了数十年的持续增长。

一个被合理设计并顺利转动的飞轮,一定是 具备持续性并且能够不断被更新的。

一方面,飞轮需要通过长期坚持来发挥其整体效果。另一方面,为了保持飞轮的持续转动,还需要不断对飞轮中的每个构件进行迭代与完善。

如果某天发现你的飞轮不再奏效,那么就得准备重建或更新飞轮,但在决定淘汰飞轮之前,一定要理解它的深层次逻辑。

在经历很长的时间后,飞轮都会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可以更换飞轮构件,修改或删除部分构件,缩小或扩大某些构件的范围,调整构件顺序等。

但如果一个卓越的飞轮停止运作,有可能并不是因为飞轮本身丧失了潜力或彻底失效,还有可能是因为执行不当,或没有在良好的飞轮架构基础上进行迭代与延展,这些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先发射子弹,后发射炮弹” 是书中讲到飞轮延展一个必不可少的策略。

什么是亚马逊的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亚马逊的高速转动的启发

回顾研究过的卓越公司发展历程,发现的常见模式是:他们会经常在某个特定的商业领域崭露头角,紧接着他们就会从运营一项业务转向转动一个飞轮,一段时间后他们会不断发射子弹进而投射炮弹来延展飞轮。

这些企业首先会在他们成功的领域里转动飞轮,同时为了应对不确定性,还会通过发射子弹去探索新的可能。

一些子弹偏离了目标,但另一些子弹提供了充裕的实证验证,直到量变引起质变,据此精准发射出炮弹,为飞轮提供新的动力。

某些情况下,这些业务的扩展会给企业增速;而另一种情况下,新扩展的业务会完全取代之前的业务,书中列举到了英特尔公司从存储芯片业务转向微处理器业务就是这种典型模式。

事实上大多数“第二个飞轮”也是通过“先发射子弹,后发射炮弹”在早期飞轮上延展出来的。

亚马逊云服务最开始只是一个为亚马逊电商平台提供后台技术支持的内部系统。2006年,亚马逊发射一枚子弹,尝试将这一服务对外开放,为外部公司提供云服务正中靶心,通过充分校准线发射炮弹,为亚马逊的营业收入贡献了相当重要的份额。它让大大小小的企业更加高效购买计算服务、储存数据、运营网站,便捷地使用其它技术服务。

每家大型企业最后都会有许多子飞轮在主飞轮周围转动,虽然各有不同,但为了达到最快的转速,他们都要 跟底 层逻辑链接在一起, 只有这样,每一个子飞轮才能无误地匹配并支持整体飞轮的转动。

靠此策略延展飞轮的企业还有这些:

仅仅依赖飞轮效应并不能使组织走向卓越,书中只是表明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出卓越企业运作的定律,飞轮效应恰好适合这样的框架。

书中也给出了区分卓越企业与平庸企业的关键定义: 在于是否能保存核心。

保存核心需要企业在面对压力时依然 坚持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长期愿景 。这种保存核心首先要做到 严格的自律 ,这种自律要求企业直面残酷的现实,绝不失去信念,倾尽全力,达成卓越。

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一旦找到了正确的飞轮,它不仅能够提供企业或个人持续增长的动力,也会让我们在未来数十年不断做决策,不断采取行动,不断地转动,不断更新和延展。飞轮转了一圈又一圈,其累积的能量会令人惊叹!

当公司拥有严格自律的人时,就不需要等级约束;

当公司有严格自律的思想时,就不需要官僚体制约束;

当组织有严格自律的一致行动时,就不需要强权控制。

当把严格自律的文化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时,组织就会创造出实现卓越的强大力量,实现组织的基业长青!

看了这么多,不放我们都来写写自己的飞轮吧!

飞轮效应:从优秀到卓越,源于足够的坚持

飞轮效应是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必须用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最终会转动得越来越快。当达到一个很快的速度后,飞轮所具有的动能就会很大,使其短时间内停下来所需的外力也会很大。如此一来,飞轮便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维持原有的运动轨迹。

这一效应告诉我们,万事开头难,在做每件事情的最初,我们都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之轮转动起来,而一旦事业走上平稳发展的快车道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在进入某一新的(或陌生)领域的时候,也会经历飞轮效应呈现的过程。诚如,要让飞轮转起来虽然需要花费一番力气,只要有足够的坚持,所付出那些时间、精力、心血、努力就会发挥作用,让后续的运转变得顺畅起来。

2017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中,亚马逊是全世界估值排名第五位的公司。而这一结果可以说得益于亚马题CEO(首席执行官)贝佐斯一直以来不变的商业理念飞轮效应。

贝佐斯在一次采访中,将世界上的公司分为传教士类和唯利是图类两种。前者对自己的产品充满虔诚之心,而后者唯销售额、利润等指标为重。而贝佐斯认为,亚马逊属于前者,其核心就是服务于消费者。因此,纵观亚马逊的发展史,无论是最早的网上零售商、最早发掘云服务潜力的AWS服务,还是研发无人机快递、民用火箭等,均体现出了贝佐斯强调的亚马逊的企业发展核心理念——服务消费者。

为了让亚马逊这一飞轮得以快速旋转,直至最后可以轻松地旋转,亚马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Prime会员服务。亚马逊的会员服务只有99美元,但这项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根据CIRP(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的最新报告显示,亚马逊在美国的会员数量已经高达8000万。可这一数字代表着什么?即在美国,这个总人口只有3亿多的国家,平均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亚马逊的会员。

同时,据该公司的研究表明,有亚马逊会员资格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有80%以上的可能性选择亚马逊,而非别的电商平台一这也是会员忠诚度的体现。

其次是Marketplace。这亚马逊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其目的是让第三方商家可以在亚马逊的平台上售卖自己的服务。亚马逊的高层们很清楚,自身的服务是有限的,倘若让大量的第三方商家进驻,就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于是,当亚马逊的商家越来越多的时候,亚马逊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得以增强,进而进一步降低会员在亚马逊平台购买商品的价格,并获得更多利益,反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购买Prime服务。

再次是专业的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务。这是亚马逊为了让第三方商家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提供的服务。这一服务可以让第三方卖家将自己的货物寄存于亚马逊的物流中心,等用户下单后,亚马逊承担配送任务,而第三方卖家仅需交纳一笔服务费即可。亚马逊专业配送拥有其他物流行业无法相比的价格和服务,因此就必然吸引更多的商家选择FBA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宽Prime服务的价值,因为只有Prime的用户才有享受亚马逊配送服务的特权。

最后,当亚马逊拥有足够多的配送货物时,其固定成本就会被更多的商品摊销,从而降低成本。此时,亚马逊的第三大业务-AWS云服务就会发生作用,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服务,让他们将自己的IT系统放在云服务上。如此一来,第三方商家也成为亚马逊这个飞轮上的重要的齿轮,帮助飞轮越来越快地旋转。

就这样,借助于多种经营措施,亚马逊从最初到如今,不断创造着自己的齿轮,并通过不断创新推动齿轮不断旋转,最终让核心业务得以轻松自在地持续运营——这正是飞轮效应的精妙运用。

细细看来,亚马逊的“企业飞轮”得以不断地旋转,甚至可以达到如今轻松旋转的原因,就在于它一直保持着自己一贯的理念——即一切以服务消费者为核心。这一点可以从亚马逊每年的股东信中看到。翻看这些股东信,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年的股东信结束后,均会附有1997年的原版股东信。而亚马逊经营早期的股东信甚至会直接引用1997年股东信的内容。

换言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亚马逊始终保持经营者的初心。而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亚马逊做到了,也就成就了它今天堪称奇迹的发展历程。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规划自己的发展计划时,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调整,让自己更加接近目标。

实际上,从优秀的公司到伟大的公司,从平凡个人到成功人士的转变过程中,根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或者,可以说,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清晰的思路、坚定的行动,排除一切干扰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

一篇文章读懂一本书《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的本质谈的是数学学科里的所谓“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凡系统必有结构,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根据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互为因果的反馈特点,从系统内部结构来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而不是用外部的干扰或随机事件来说明系统的行为性质。刘润在《商业洞察力》中将此系统演化成一套可以运用于管理学中的思维框架。

        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说由一个一个要素组成,用系统动力学来看万事万物,都可以抽象为要素及其连接关系。有四大基本连接关系: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

        举个例子,一个人擅长处理人际纠纷,结果有更多的人找他来处理人际纠纷,这是一条因果链,会处理人际纠纷是因,吸引更多人来处理人际纠纷是果。反过来也成立,一个人处理了更多的人际纠纷,积累了更多经验,从而更擅长处理人际纠纷。所以这个链条也是一个增强回路,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增强因,一圈一圈循环增强。

        商店卖的产品越有创意,吸引前来购买的买家越多,购买者越多,商店利润越高,可以去引进更多有创意的产品,促进增强回路圈圈循环增强。

        《飞轮效应》一书重点讲的就是增强回路在企业、组织及个体上的运用。书中引用亚马逊飞轮的转动逻辑:以更低的价格带来更多的顾客访问量,更多的访问量能带来更多的销售量,同时也能吸引更多需要支付佣金的第三方卖家。这就使亚马逊能够将物流中心和服务器固定成本分摊给第三方,从而确保自身获得更多收益。同时,更高收益则使其能够进一步降低价格,循环往复。这样的过程就像飞轮,飞轮中的每个部分都会带你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部分,从而让飞轮不停地转动,循环往复。千万不要低估卓越飞轮的力量,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提供令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

        书中也简要阐述了飞轮的构建步骤,首先要对比取得的成功、创举和失败的举措、产品,从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中发现组成飞轮的构件;利用发现的4-6个构件(避免飞轮过于复杂,构件不要超过6个)草拟出一个飞轮,并解释清楚这个闭环飞轮是如何自驱加速的;用成功清单和失败清单来检验飞轮;最后用刺猬理论(三环理论:你对什么充满热情,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来检验飞轮。

        比如Giro头盔的飞轮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让明星运动员使用它们,激励业余爱好者模仿它们的偶像,吸引大众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者使用这个产品,就可以建立品牌影响力。公司则可以将高定价产生的利润和渠道节省的费用用于生产明星运动员想要的下一代优秀产品。

        飞轮不止应用在商业领域,书中还给出一个非常棒的关于小学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应用飞轮效应的案例。古斯塔夫森就任校长时,学校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达到规定的识字水平,小学也成为堪萨斯州第一家被评为不合格的公立学校。作为校长,他还要应对学生转学、调剂造成的高流动率和高达35%的教师流失率。

        古斯塔夫森后来回忆她在阅读《从优秀到卓越(社会机构版)》时,获得的启发,有如醍醐灌顶。如果你能驱动每个人都去转动飞轮,齐心协力,那么飞轮就可以自行转动了。

        所以她建立了如下的飞轮,致力于去寻找哪怕不那么有经验但富有激情的老师,只要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执着的热情,就能够被培养成优秀的老师。而建立协作共进的团队,就是让每位老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能够代表学校文化的老师来带领,通过每周的协作共进会议的观点共享、互相点评来打造更有活力的团队。对成绩不太优秀的孩子设置目标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也会不断优化现有的提升计划。

        可以看出来,古斯塔夫森对于飞轮的每一项都精心的思考与设计,最终驱动了飞轮的高速运转,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几年后学生识字水平达到99%,学校声誉也不断提高,源源不断地吸引充满激情的老师加入。

        我们应该对飞轮每个构件的表现进行1~10分的评分,如果有一个构件只得了3分,那么整个飞轮转动的效果就是3分,典型的木桶短板原理。若要让飞轮加速转动,就必须将这一构件的得分提高。

        当然,飞轮并不一定总是奏效。飞轮减速或者不再转动的原因,一是虽然飞轮拥有良好的基础,但是人们并未能将飞轮的方向和理念执行下去,或者没有对飞轮各个构件及时进行升级,使得飞轮最终失去了活动。二是早期的飞轮逻辑不再符合现实情况,必须对飞轮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诊断,必要的话要对飞轮进行彻底的改变。研究告诉我们,市场大赢家都是将飞轮从十圈推到了上亿圈,而不是只推动了10圈就开始寻找新飞轮的公司。无论你是坚决地要退出还是孜孜不倦的优化,永远都不要忽视你的飞轮,每一圈都要创新和固守。

        迭代与完善对应的就是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将过去的飞轮完全舍弃,要理解深层次逻辑,不能随意放弃一个可持续、可更新、可延展的有效飞轮。

        许多卓越公司经常会在某个特定的商业领域崭露头角,紧接着就会从运营一项业务转动一个飞轮,再到成功的领域里转动飞轮,通过投出一个子弹取得了成功后再发射炮弹,不断构建必要的飞轮。每家大型企业最后都会有许多子飞轮,在主飞轮附近转动,他们各有不同,但达到共同驱动整体飞轮的转动。

        每个人也可以利用飞轮原理来设计驱动自己转动的飞轮。或许我们小瞧了精准构建一个飞轮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太多人对自我还不够了解,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优点、缺点和自己内在的需要。也许某一天,当我们内在的飞轮清晰浮现,自我的动力系统也完善起来,我们将有更多精力投注在优势领域,打造出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什么是亚马逊的飞轮效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飞轮效应亚马逊的高速转动的启发、什么是亚马逊的飞轮效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在线询价